婆媳關系怎么處理
想得開,要學習放手
孩子已長大成人了,可以自己做決定了,作長輩的就要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的角色由”家長”轉為”顧問”。婆媳近距離長期相處,難免會有磨擦,若是一些家務小事,能忍則忍,不要太計較,要多往好處想,多看年輕人可愛的地方,體諒他們的壓力。若實在覺得心里難過,也要以適當的方式表達出來。少插手孩子們的事情,對他們的決定少給”不請自來的忠告”。不要老用”想當年”來與現在的年輕人比較,更不要在外人面前說媳婦的閑話。
接受無法改變的事實
既然兒子選擇了媳婦,婆媳關系就從此注定了,只要兒子喜歡,作婆婆的就要努力接受這個事實。有什么能比兒子媳婦恩恩愛愛更能使家庭穩定和睦?若真是兒子媳婦因著公婆的緣故分離,不僅老人家不能安享晚年,更影響到孫輩的健康成長。
將心比心
要了解母子之愛和夫妻之愛的呈現方式大不相同,因此不要把自己愛兒子的方式強加在媳婦身上。想想自己年輕當媳婦時,不也希望丈夫給自己多些注意、多些時間?設身處地為媳婦想想,就會愿意讓小兩口有單獨相處的空間了。
不過于敏感
有時小兩口免不了拌幾句嘴、說些氣話。身為婆婆的你這時不要老是認為爭執必定因你而起,最好的辦法是離開現場。對兒女的婚姻或對孫輩的教養問題過度干涉,不但沒有助益,往往反而使問題更加惡化。
常存感恩與愛心
不要認為媳婦把兒子奪走了,相反地,要謝謝媳婦讓兒子結束了漂泊不定的單身生涯,照顧兒子的生活,而且不辭辛苦生兒育女。常在兒子面前贊揚媳婦,話傳到她耳朵里,媳婦一定會對你多一份敬重。人心都是肉做的,婆婆多疼媳婦一分,就等于在“情感戶頭 ”里多存一筆款,只要“存款”充足,偶爾有些小磨擦或誤會也不會導致太大的矛盾,并且容易彼此溝通和諒解。
擴大生活圈
來到海外,生活環境改變、老朋友斷了來往,再加上語言障礙、交通不便,會更覺孤獨。因此要學習自得其樂,參加教會或社區活動、讀書、運動、交友、種花弄草等等,這樣才不至于把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家里,事事操心、事事煩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