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小蜜蜂為伴的新農人李清艷
本報通訊員 李萱
走進勉縣茶店鎮艾葉口村的中蜂養殖基地,山花爛漫,春意盎然,一個忙碌的身影穿梭在整齊的蜂箱間,她就是返鄉創業的新農人李清艷。
10年前,在廣東打工的李清艷,常常帶土蜂蜜給同事,深受喜愛,她就想,既然大家都喜歡,為什么不回家發展養蜂,通過互聯網銷售蜂蜜呢,又能創業增收,還可以回到家鄉照顧家庭。說干就干,她毅然辭職,一切又從零開始。
回到家鄉的李清艷開始著手蜜蜂的養殖學習,尋找野生種群、改造蜂巢、摸索養殖技術。樣樣都得學,但樣樣也不好學,剛入行的她常常被蜜蜂蟄得滿身都是膿包,最嚴重的時候,胳膊都抬不起來。但是她很堅定:既然已經選擇了這條路,那就要堅持走下去,還要干出一番成績。
在朋友的建議下,她還報名參加了四川農業大學中蜂養殖進修班。3年來,她與蜂為友、以花為伴,靜心鉆研,終于從門外漢成了一名養蜂能手,她養殖的中蜂,每箱每年最多能產蜜20余斤。她發現,身邊很多老農戶依舊采用老式的養殖法,靠天吃飯,蜂蜜產量很不穩定,為此她發起“鷹計劃”青年創業計劃項目,帶領青年創業者把秦嶺深山優質、綠色的土特產帶出大山,并在符合養殖條件的鎮村,建立中華蜂養殖基地,指導養殖戶集約規;B殖,從精準扶貧入手,為貧困家庭提供資金及技術支持,提供從產到銷的一條龍服務,幫助他們加快發展。
家住勉縣茶店鎮方家壩村的村民齊衛明說,前年他無意間聽說李清艷在鎮上組織中蜂技術培訓,感覺中蜂養殖不用花費多少人工,效益還好,馬上找到李清艷,在她的指導下,在自家房前屋后,養了25箱中蜂,每年光是賣蜂蜜,就能增收5000多元。
6年來,李清艷堅持扶貧,堅持創業,堅持夢想,和她的團隊跑遍全縣18個鎮辦百余個村,建立了8個標準的中蜂養殖基地,養殖中蜂1000多箱,涉及100多家農戶,并通過眾籌為中蜂養殖基地提供了36萬元的資金支持,為基地免費送中蜂和蜂箱,平均每年培訓500余人次,她的項目也獲得了2017年陜西省青少年公益項目大賽三等獎、漢中市優秀公益項目等榮譽。
對今后的路,李清艷信心滿懷。她目前建立的中蜂基地已經可以達到量化生產,下一步她要努力創建自己的品牌,不斷擴大生產規模,幫助更多的鄉親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