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出臺意見推進氣象事業高質量發展
(通訊員 王建一 馬艷)3月25日,市人民政府出臺《推進漢中氣象事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加快推進漢中氣象事業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提升氣象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
意見指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滿足漢中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需求的氣象現代化體系,秦巴山區兩江上游綜合氣象監測網空間密度達到8×8公里,生態氣象監測覆蓋率達到80%以上,人工增雨作業影響面積達到90%,人工影響天氣作業點標準化率達到95%以上,主要災害性天氣預報準確率較“十三五”明顯提高,氣象綜合服務能力顯著增強。
意見明確,重點圍繞提升氣象精密監測能力,增強氣象精準預報能力,加快氣象信息化建設,構建氣象防災減災體系,提升氣象為農服務能力,健全公眾氣象服務體系,構建秦巴生態保護服務體系,加強人工影響天氣工作等8項重點工作任務,全面提升漢中智能氣象立體監測能力、氣候預測和氣候資源開發利用保護能力、城鄉低溫雨雪冰凍和高影響天氣以及氣候災害風險綜合預警能力、現代氣象服務農業生產的能力、氣象預報預警能力、氣候資源開發和利用能力、人工影響天氣能力,推進智能智慧氣象應用的廣泛覆蓋,全面提升氣象服務“四個在漢中”的能力和效益。
意見要求,各縣區政府要高度重視氣象工作,將氣象事業納入國民經濟發展規劃,建立健全穩定的氣象事業發展財政投入機制,將氣象高層次人才納入地方人才工程,將防雷安全、人影安全納入各地安全生產考核體系、綜合執法檢查體系;要求各部門密切協作,共同推進氣象強市建設,全力打造氣象防災減災示范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