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三步走戰略 三步走發展戰略提出的背景和內容
三步走發展戰略,是中共黨史上的80句口號之一。中國政府的經濟建設目標十分明確,這就是1987年10月黨的十三大提出的中國經濟建設分的總體戰略部署:第一步目標,1981年到1990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這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已基本實現;第二步目標,1991年到二十世紀末國民生產總值再增長一倍,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第三步目標,到二十一世紀中葉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基本實現現代化,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民過上比較富裕的生活。
三步走戰略提出的背景
文革剛結束,百廢待興,大家思想不一,有些人想“洋躍進”,靠購買外國技術,依靠外國人來大躍進,有些人還想階級斗爭為綱,所以提出了三步走戰略。
各時期三步走戰略
中國現代化建設大體分“三步走”。這一戰略部署就是:
第一步從1981年到1990年國民生產總值翻一番,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第二步從1991年到20世紀末,國民生產總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紀中葉,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基本實現現代化。
中共十四大進一步提出,要在20世紀90年代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體制;20世紀末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兩番,實現第二步發展目標;同時,也對實現第三步戰略目標提出初步設想。
中共十五大又將第三步目標進一步具體化:到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再經過十年的努力,到建黨一百周年時,使國民經濟更加發展,各項制度更加完善;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周年時,基本上實現現代化,建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
中共十六大提出,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年力爭比2000年翻兩番,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
戰略目標
鄧小平為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出的三步發展戰略目標
1987年4月30日,鄧小平在會見西班牙工人社會黨副總書記、政府副首相格拉時指出:“總的說我們的情況是好的。粉碎‘四人幫’以后,從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我們制定了一系列新的方針政策,實踐證明這些方針政策是正確的。但畢竟我們只是開步走。我們原定的目標是,第一步在八十年代翻一番。以一九八0年為基數,當時國民生產總值人均只有二百五十美元,翻一番,達到五百美元。第二步是到本世紀末,再翻一番,人均達到一千美元。實現這個目標意味著我們進入小康社會,把貧困的中國變成小康的中國。那時國民生產總值超過一萬億美元,雖然人均數還很低,但是國家的力量有很大增加。我們制定的目標更重要的還是第三步,在下世紀用三十年到五十年再翻兩番,大體上達到人均四千美元。做到這一步,中國就達到中等發達的水平。這是我們的雄心壯志。目標不高,但做起來可不容易!
實事求是,從中國的國情出發,是制定三步發展戰略目標的哲學基礎。這三步走的戰略目標,把我們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從經濟目標中分階段地體現出來,使人們從經濟成果中深刻地體會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此目標從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角度來描述三步走的戰略目標的發展過程,體現了鄧小平的人民利益觀和人民是創造歷史的動力的歷史唯物主義思想。
鄧小平接著談到這一目標的發展狀況時說:“現在我們可以說,第一步的原定目標可以提前在今年或者明年完成。這并不意味著第二步就很容易?雌饋,第二步的目標也能完成,但第三步比前兩步要困難得多。已經過去的八年多證明,我們走的路是對的。但要證明社會主義真正優越于資本主義,要看第三步,現在還吹不起這個牛。我們還需要五六十年的艱苦努力。那時,我這樣的人就不在了,但相信我們現在的娃娃會完成這個任務!
用質變和量變的關系原理分析黨提出的三步走戰略目標
質變和量變的辨證關系:1、質變和量變是相互轉化的,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當量變達到一定程度,突破事物的度,就產生質變。質變又引起新的量變,開始一個新的發展過程。2、質變和量變相互滲透,在總的量變中包含部分質變,在質變中有量的擴張。
量變和質變的辨證關系對于黨提出的三步走戰略目標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1、三步走戰略目標就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由部分、階段性質變到根本性質變的過程,是量變和質變相互轉化關系的生動體現。在發展戰略中,每一步都有相應的人民生活水平的標準,規定在第一步走向第二步時,我國將從“溫飽型”走向“小康型”,從第二步走向第三步時將從“小康型”走向“比較富裕型”,層層遞進,不斷積累,最后實現社會主義目標,進行質的飛躍。
2、在每一個階段中,量變和質變不斷滲透。溫飽型、小康型和比較富裕型階段里都包含著質變和量變的過程,在每一個量變中有部分質變,質變中又有量的擴張,國民生產總值不斷增長,人民生活質量不斷改善,推動國民經濟向前推進。
3、在邁向社會主義的進程中,必須把遠大的建設目標和埋頭苦干的精神結合起來。因為三階段的目標是社會主義建設進程中的一個個質變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須通過全國人民長期的艱苦努力,一步一步才能達到,如果沒有各項工作的量的積累,這些目標是無法實現的。
4、實現這些目標離不開每個人的努力。每個人的工作影響著總的量的積累。因此,必須做好本職工作,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
新三步走歷史意義
“新三步走”戰略是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對鄧小平提出的“三步走”戰略的進一步展開。這對于全面繼承和完成鄧小平的現代化“三步走”戰略,全面規劃黨和國家未來50年發展的藍圖,是非常必要的;對全面落實“三個代表”要求,凝聚全國人民的力量,向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邁進,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也是非常有利的;是新世紀率領全黨全國人民努力奮斗的方向和旗幟。比較起來,“新三步走”戰略在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將具有更加重要的意義!靶氯阶摺睉鹇允窃谛碌臍v史階段和時代條件下,中國人民全面加速實現現代化的努力與追求。完成這個階段之時,中國社會的面貌將煥然一新,不僅完全實現了小康,而且全面進入了現代化社會,中國人民千百年來夢寐以求的理想將得以實現。一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實現現代化,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事業和壯舉,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可以說是開辟歷史的新紀元。